近日,郊区检察院通过构建“洗车业务经营者违法取用地下水”数字检察模型,摸排出案件线索,制发检察建议凝聚水资源保护合力,助力地下水安全保护。 数据碰撞,“碰”出隐蔽线索。违法开采、抽取地下水的行为十分隐蔽,常规执法难以发现。“如果高耗能用水行业的理论用水量和实际用水量相差太多,是不是就存在违规使用地下水的可能?”郊区检察院从小切口入手,针对耗水量大的洗车行业,研发违法采用地下水的公益诉讼监督模型,通过比对辖区取水许可数据、洗车行业经营者数据、日常用水量,发现某一加油站经营洗车业务,但在自来水公司无开户和用水记录的情形。 实地核查,查出违规证据。秉持着精准监督的理念,郊区检察院对线索展开调查核实的工作。通过与线索指向的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交谈,了解日均洗车水用量、洗车数量,对周围设备的仔细查看,最终在工作人员休息室附近发现了外观如储水箱、被围栏围起的采取地下水设备,检察干警迅速拍照,固定证据。


(违法取水设备)
检察建议,推动问题整改。对案涉加油站违规取水的问题,郊区检察院依法开展监督,向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移送线索,针对行政机关提出的线索发现难问题,分享排查思路,帮助行政执法部门高效履职。行政机关在两个月整改期内完成整改,并书面回复已对案涉加油站作出关闭水井、罚款人民币贰万贰仟肆佰圆整的行政处罚,对全区重点用水行业进行了一次专项“体检”,保障水资源安全。
 (拆除违法取水设备)
“回头看”,跟进监督效果。2025年8月29日,郊区检察院根据行政机关回复开展“回头看”工作,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一起,对整改工作进行现场回访,查看案涉加油站取水设备关闭、自来水接入情况,听取行政机关介绍具体整改措施、整改中遇到的难点和堵点,评估整改效果,巩固检察成效,做好公益诉讼“后半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