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灾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灾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郊区多措并举,加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一是加强卫生消毒。组织卫生防疫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对垃圾堆放点、污水坑、畜禽养殖点等重点部位进行清理整治和消毒,对受灾群众安置点周边环境进行消杀,清除蚊蝇孳生地,有效控制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二是加强饮用水卫生安全。配合市卫生监督局加大对灾区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和检测频次,重点加强对灾区供水单位和灾民安置点的饮用水监测,同时组织乡镇办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加强灾区灾后饮用水卫生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教育引导受灾群众提高生活饮用水卫生意识,确保灾后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三是加强疫情监测。安排专人负责,实行疫情日报告制度,重点做好传染病疫情分析与预测预报工作,各医疗机构成立了卫生防疫小分队,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是加强医疗救治。各医疗机构开通绿色通道,积极为受灾群众做好医疗救治工作,成立医疗救治小分队,分赴各抗洪现场、安置点等开展巡回医疗和灾后防病工作。五是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现场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组织卫生防疫小分队深入灾区一线,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指导活动,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自身防病能力。
截止目前,郊区共派出医疗及防疫小分队13支,人数491人次,给安置点群众及抗洪一线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累计2503人次,累计消毒面积达116200平米,提供免费药品与器械累计达10.5万元,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8100份;对灾区供水单位和灾民安置点的饮用水监测均显示合格,各安置点安置人员、抗洪 救灾人员、留守居民等健康状况良好,无疫情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