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下午,郊区社工部部长秦剑一行赴灰河乡五洲村、普济圩社区开展基层治理工作专题调研,重点围绕乡村治理创新、矛盾纠纷化解及为老服务等项目进行实地考察。灰河乡党委副书记戴丽丽,副乡长张盼陪同调研,并就相关项目推进情况作现场汇报。 在五洲村,调研组重点考察积分制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并提出创新建议。该村通过建立"文明积分超市",将环境整治、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等行为量化为积分,村民可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秦部长指出,积分制是推动乡村自治、德治、法治融合的有效抓手,建议进一步细化积分标准,强化结果运用,将其与评优评先、政策倾斜等挂钩,形成"小积分撬动大治理"的良性循环。 针对当前村民参与积分制的阶段性需求差异,秦部长建议参考上海等地经验,探索积分代际传递机制:“可鼓励中青年群体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照顾高龄老人累积积分,其积分可存入个人账户,待年老时用于兑换养老服务,形成‘年轻时存积分、年老时享服务’的良性循环。”五洲村党支部书记周震表示,将尽快制定试点方案,完善积分流转规则与监管机制。调研组同时了解了“提高精网微格效能,绘就无忧五洲新景”书记项目进展。全村已建立12个微网格,累计化解邻里纠纷23起,解决群众诉求46件。区委书记领办的“礼法和悦”项目通过法治讲堂、家风评议等活动,进一步夯实自治根基。 在普济圩社区,调研组重点了解了"平安会客厅"矛盾调解工作机制以及"红帽暖心,夕阳无忧——小红帽关爱老人志愿服务队"书记项目。该社区创建创新推出“网格+志愿者”服务模式,通过组建“小红帽”“黄马甲”“红袖章”等39人志愿服务队,搭建“平安会客厅”议事平台,打造“民意收集—议事协商—问题解决—结果反馈”的全流程闭环机制,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构建起“服务精准化、议事常态化、解决高效化”的治理体系。例如,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某楼栋飞线充电问题后,立即联系“黄马甲”队伍清理,并同步在“平安会客厅”议事会上推动增设充电桩,从“堵”到“疏”实现源头治理。2025年上半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32场,惠及群众超500人次,办结“五小”问题42件,群众满意度达98%,交出了一份有温度的民生答卷。此外,通过组建由党员、社工、居民组成的“小红帽”关爱老人志愿服务队,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送餐、陪诊、代办等服务,以及常态化的入户走访、节假日的温暖慰问,目前,共累计服务老人200余人次,区委书记领办的"礼法和悦"项目在此落地为"银龄法堂"。 此次调研为灰河乡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新思路,灰河乡继续聚焦"礼法和悦"品牌建设,推动治理效能与群众幸福感双提升,奋力打造郊区基层治理示范样板。(陈若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