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您好!我们今天下午就派拖车去芜湖将车子拖回来,购车款经过您的协商,我愿意返还 80000元,到芜湖验完车,我们就打款给对方。” “好的,那我约你们双方下午三点网上准时签协议……后面我们也会出具规范有效的调解书……以保障你们双方各自的权益。” 在承办法官多次耐心调解之下,这起买卖合同纠纷宛如深陷泥沼的车辆终于迎来了“脱困”的转机。回想半个月前的庭审现场,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围绕着涉案车辆的诸多问题激烈争辩。尤其是在购车款数额这一关键问题上,更是分毫不让,一方坚称车辆状况与当初买卖合同约定不符,要求退回车子并返还购车款;另一方则强调交易已然达成,按约履行才是正理,即使返还也要按现在市场价来,双方互不相让,让这场纠纷陷入了看似无法调和的僵局。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半月有余的艰难斡旋,承办法官从中积极沟通协调,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双方当事人各退一步,握手言和。 1月8日下午,阳光透过云层洒下丝缕暖意,双方当事人如约上线“云上法庭”。承办法官就调解方案再次向双方全面且细致地释法说理,仿佛用一把把钥匙,打开了当事人心中纠结许久的“法结”,也解开了“心结”。 近年来,二手车交易市场欣欣向荣。与此同时,因这类交易引发的纠纷也层出不穷,给部分交易者带来了困扰。 在此,法官给出如下提醒:对于二手车销售方而言,负有谨慎调查、检查车况等责任,并且要向买受人如实、完整地告知车辆相关信息,让每一个细节都暴露在阳光之下——这是诚信交易的基石。 而买受人同样需提高自身的注意义务,严格审查车辆相关手续。此外,签订规范的书面购车合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妥善保留好合同、支付凭证、检测报告等关键性证据,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就能帮助自己有效维权。(钟杭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