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郊区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办实事、优服务、提效能、高质量”的工作理念,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行风建设,守牢市场监管领域安全底线,创新市场监管领域工作亮点,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奋进年”,为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郊区市场监管局先后评为2019年度安徽省市场监管系统执法工作先进集体、2022全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铜陵市扫黄打非先进集体、铜陵市第六届文明城市创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郊区市场监管局窗口2018年评为安徽省政务服务系统最佳服务窗口,2022年被评为铜陵市巾帼文明岗,2023年被评为安徽省巾帼文明岗;大通市场监管所荣获2020年度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行政执法工作先进集体;江北市场监管所被评为2021全省执法先进集体。 一、创优“三大环境”,提升市场监管服务 创优营商环境。推动证照分离改革,按照“一窗受理、一次办好”要求,推行“线下办”“网上办”“预约办”,实施个体工商户“一屏注销”改革,上半年郊区新注册市场主体966户,同比增长25.95%。其中私营企业新注册378户,同比增长37.96%。试点“照前服务、证前指导”工作,为465户市场主体提供照前服务、164家企业提供证前指导,该项工作被中国市场监管报刊登。采取“宣传培训、服务引导、多方调协”的方式,让知识产权融资真正成为助推企业发展新动能。今年以来,郊区市场监管局已帮助15户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78亿元,其中二季度实现专利商标质押“双过亿”。上半年商标申请件数、有效注册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7.02%、27.62%。 创优消费环境。以“和解优先、加强指导、有序推进”为原则,实现线下无理由退换货单位在放心消费示范单位中全覆盖、消费维权服务站在农贸市场全覆盖。目前,郊区目前共有区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61家,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7家,2家企业入选“安徽特色伴手礼”。投诉举报24小时快速应答,上半年在12315平台共转接处理投诉举报209件,投诉按时办结率100%,举报按时核查率100%,ODR单位按时办结率100%,帮助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71万元,群众消费更加舒心。 创优竞争环境。通过开展“2023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制止餐饮浪费等专项行动,上半年郊区市场监管局共立案179起,同比增长43.2%。其中,2起案件被安徽省市场监管局评为典型案例,2起案件被铜陵市市场监管局评为典型案例。坚持落实全面推广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工作,充分体现宽严相济的法治精神,让企业及各市场主体切实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上半年对25户企业免于处罚,免罚金额127万元。 二、突出“四大安全”,提升市场监管保障民生 突出食品安全保障。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推动食品安全风险分级。全区632名包保干部分层级包保1605户主体。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强化食品安全培训指导。上半年,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396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194批次,公布食品安全抽检信息19期,402批次,不合格食品处置情况闭合率、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按时完成率均达到100%,年均食品(含食用农产品)抽检量达到6.1批次/千人,农药兽药残留的食品抽检量达到2批次/千人。开展食品安全“两超一非”问题“随机查、随机检”专项活动,共排查水果店、超市、餐饮店、小作坊96家,1批次“网红小菠萝”中检出甜蜜素,1批次豆腐皮中检出硼砂,立案2起,移交公安机关1起。结合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扎实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其中“将反餐饮浪费加入村规民约”入选总局中国工商出版社“社会共治典型案例”,办理的2起制止餐饮浪费案件,被省、市市场监管局评为典型案例。 突出药械安全保障。建立“市稽查支队+区稽查大队+业务科室+基层所”四级联动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持续加大药械化专项检查力度。坚持把“严”的主基调贯穿药械安全监管工作全过程,全面开展药械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检查连锁药店22家次、医疗机构15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34个,立案12起,有效保障了群众用药安全。 突出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建立定期检验“智慧+监管”机制,及时发布设备临期、超期预警,保障辖区设备100%完成定期检验。不断加大特种设备监管力度,针对公众聚集场所电梯、气瓶充装、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紧盯辖区内4家液化气充装站,开展约谈和检查,要求充装站全面建立健全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目前辖区内共有气瓶6万余只,智能角阀气瓶占比75%。上半年,共检查各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10家次,检查设备500台。发现隐患23处,其中重大隐患4处,立案5起。 突出产品质量安全。针对小家电、危化品、农资、燃气用具、成品油、塑料购物袋、电动自行车、烟花爆竹等重点产品进行抽检,检测出24批次产品不合格,共立案14起。加强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管工作,重点针对燃气用具、儿童玩具、农膜、电动自行车开展安全检查,查处销售不合格灶具案件1件。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产品质量事件。 三、强化“三大支撑”,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强化党建支撑。全面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市场监管工作提供方向引领和坚强保障。召开全区市场监管廉政大会和市场监管“三年”行风建设专项行动动员大会,要求全体党员干部通过“一改两为”的工作着力点,不断推进市场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 强化信用支撑。通过推动“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以“适度查”“列清单”“一公开”等具体举措,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上半年,郊区积极整合对同一市场主体涉及多部门的检查事项,开展联合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全区各部门共计发起联合检查任务数8个,接收部门联合检查任务数34个,信用等级任务数30个,实现联查占比100%,差异化占比88%。通过企业信息公示、公示信息抽查、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僵尸企业吊销等工作,将314户未及时年报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积极引导21户企业进行信用修复,有效解除了这些企业在参与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活动中受到的限制。 强化技术支撑。检测样品创新采用“食品经营主体+监管人员+包保干部+行业主管部门+消费者”的五维供样模式,提高全渠道参与率以及大案要案的发现率。第三方快检公司派遣人员和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共同参与,确保快检结果无误。目前中心快检检测范围已从仅有的食品领域拓展到食品药品化妆品领域,检测试剂范围由原先的36种拓展到132种。构建四维一体(市场局+检察院+公安局+法院)行刑衔接体系,营造放心消费的良好环境。通过两个月的实践,对32批次样品进行检验,5批次产品快检呈阳性移送法检,筛查出1批次非法添加硼砂的样品,目前该案已移送公安进行办理。 四、推进“三大战略”,提升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 推进党建引领战略。成立郊区“小个专”综合党委,深入辖区内市场主体开展“小个专”党建宣传,以党建引领“小个专”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目前郊区已创建了1个“小个专”党组织示范点,5个“小个专”党建工作示范街区,7“小个专”党建指导站。2023年大通“小个专”示范街共产党员张斌经营的国发超市荣获荣获“安徽省十佳个体工商户”称号。 推进质量强区战略。以郊区5G光电产业为重点扶持产业,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站点,通过“线上申报+线下走访”的方式,已为52家企业提供了67次服务。持续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为20余家企业申请体系认证提供帮扶。鼓励企业推进标准化建设,辖区企业主导、参与起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安徽省地方标准16个,其中三级变压器公司主导起草行业标准1个。 推进知识产权强区战略。建立了知识产权强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全区知识产权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配合。开展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严厉打击商标、专利、地理标志侵权违法行为。成立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铜陵分中心郊区工作站、铜陵市郊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断优化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积极构建知识产权“严、大、快、同”保护体系建设,积聚保护资源、形成保护合力、提高服务水平,以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激励企业创新活力。 奋斗的征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郊区市场监管局将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牢牢把握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职责,不断推进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市场监管法治化水平,奋力谱写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